近日,桃樹科技(TaoData)對外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光信資本領投,創新工場、線性資本和界石投資跟投。在資本寒冬中,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已經斬獲三筆融資,堪稱創業圈融資奇跡。
2016年4月,楊滔創建了桃樹科技,短短一個月時間,桃樹科技便輕松獲得了線性資本領投的千萬天使融資;同年9月,桃樹科技拿到了Pre-A輪融資,這次創新工場領投,界石投資、線性資本及滴滴打車天使投資人王剛跟投;四個月過后,桃樹科技正式進入A輪融資,也迎來了新的投資方——光信資本,前期投資者創新工場、線性資本和界石投資繼續跟投。
在被稱為“融資嚴冬”的時節,桃樹科技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為何能夠如此受到資本的青睞呢?
凱文?凱利曾預言:“未來一切的生意都是數據的生意”,桃樹科技恰好就是這樣一家數據智能公司,懷揣著“讓天下沒有難用的數據”的極客想法,如今已經站在數據浪潮的新產業風口。
不可否認, “大數據”是當今商業社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從商業大佬的戰略布局,到科技大牛的科普分享,再到數據科學家、數據專家及數據工程師等職位的大量涌現,短短數年間,大數據已經發展得勢不可擋。然而,大數據、人工智能雖然四處開花,但能真正產生爆發效應的領域卻并不多。
如何將大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這是楊滔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之一。桃樹數據科學七劍體系的建立,就是將數據科學最核心的工作流固化,劍指咨詢服務無法批量化復制的商業局限。從問題定義,到數據準備,算法調優,知識發現,效果分析,線上部署,模型更新,桃樹數據科學七劍的核心價值是抽象了從數據到商業價值的核心環節。
桃樹數據建模平臺DataBrain,正是桃樹核心技術沉淀而成的產品。DataBrain集“特征發現”、“特征工程自動化”、“算法調優”及“知識發現”等最精尖的數據科學技術為一體。
事實上,桃樹科技所屬的人工智能行業早已成為全球投資熱點。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李飛飛分析稱,人工智能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將成為新的生產力,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6》顯示,中國人工智能投資在2016年上半年就達到了月6億美元的規模,人工智能將催生數個千億美元甚至萬億美元規模的產業。據高盛公司估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可通過節省成本和帶來新盈利機會創造大約每年340億至430億美元的價值。
作為桃樹科技本輪融資的領投方,光信資本認為,不管是從消費側還是供給側來看,人工智能進入新的爆發周期,更多的資本、人才、商業模式將蜂擁而至。隨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大量數據的積累,像桃樹科技這樣以人工智能為手段并能切實為客戶解決實際問題的公司將進入新的生長周期,為更多企業帶來商業價值。